她被譽為最美“石斛人”。這五年間,她帶領團隊創建的林下栽培技術、床式有機栽培技術體系和龍陵縣石斛產業規范管理體系,在全國石斛大會上,被同行專家公認為“龍陵模式”,支撐龍陵縣石斛產業健康發展,幫助126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4400人成功實現脫貧摘帽。她就是獲得2020年度全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的趙菊潤。
今年43歲的趙菊潤是土生土長的龍陵人,1997年跨出校門后便一直扎根基層服務群眾。2013年趙菊潤調入龍陵縣石斛研究所工作,目前擔任所長一職。一直以來,趙菊潤堅持“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精神和理念,將一顆滾燙的執著之心獻給了龍陵石斛事業,為農戶增產增收助力鄉村振興做出了積極貢獻。
2021年3月,趙菊潤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評為2020年度云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人員。
據了解,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是我省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中的優秀代表,他們在工業、農業、教育、文化、衛生等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起到了領軍帶頭作用。
“趙菊潤做出了哪些突出貢獻?發揮了怎樣的領軍帶頭作用?”帶著這些疑問,記者對趙菊潤進行了一次專訪。
服務產業發展,把好“規范關”
石斛是中草藥種類中的稀有珍品,被譽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素有“滇西雨屏”美譽的龍陵,年均降雨量2112.6毫米,森林覆蓋率70.08%,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石斛生長創造了“天然居室”,在云南現有的46種石斛品種中,龍陵就有42種,并被稱為“中國紫皮石斛之鄉”。
2014年以來,趙菊潤帶領團隊以“首吃螃蟹者”的精神做成了石斛市場準入工作。
“面對紫皮石斛既不是藥品又不是食品,只能做農副產品銷售的尷尬局面,龍陵縣人民政府積極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合作開展紫皮石斛進國家藥典工作?!壁w菊潤感慨地說,“結合這一契機,我積極查閱國家相關規定、多方咨詢專家后得知進了國家藥典的藥材就不能申報新食品原料。于是我主動匯報、帶領團隊主持制定了國家林業行標‘齒瓣石斛培育技術規程’、云南省‘紫皮石斛’地方標準、中藥材標準、中藥飲片炮制規范等5個標準,克服重重困難將紫皮石斛申報列入云南省醫保報銷目錄數據庫?!?/span>
2018年趙菊潤主持制定的《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紫皮石斛》的發布實施,成為我國中藥材作為地方特色食品開發利用的成功案例,是全國首個石斛領域的食品標準,正式打開了紫皮石斛作為普通食品的通道,延伸產業鏈,增加了產品附加值。2019年、2020年全國各地石斛企業紛紛到云南采購紫皮石斛就地加工,使紫皮石斛鮮條供不應求,價格上漲約80%,顯著提高了經濟效益。
在積極做好各種“規范”申報工作的同時,趙菊潤還積極服務龍頭企業,促成企業與科研院校、高校合作,進行石斛產品精深加工研發,開發系列產品,延伸了產業鏈,提高了綜合效益。目前趙菊潤還正在主持制定《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紫皮石斛花、葉》《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鐵皮石斛花、葉》,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把好“富民關”
“把‘科研成果’轉為‘經濟效益’,造福于廣大斛農” 是趙菊潤的追求目標??蒲谐晒P鍵要轉化為實際效益,趙菊潤在帶領科研人員開展研究的同時,注重將科研成果在生產中進行轉化,提高經濟效益。
趙菊潤帶領團隊研發推廣石斛關鍵技術,使石斛產業成為龍陵縣脫貧摘帽的支柱產業?!敖壥臅r候,還是要固定好以后,放上一些基質……”春分時節,趙菊潤來到龍陵縣石斛種植戶楊從彩家的石斛種植基地,和楊從彩一起查看石斛長勢。楊從彩高興地說去年的石斛收入還不錯,大約有三四十萬元的收入。但回憶當初,楊從彩表示:自己當初種植石斛時,由于沒有經驗,眼看投資數萬元的石斛長勢弱,產量低,幾乎沒有收入,全家人憂心忡忡。趙菊潤得知后,多次深入種植石斛的山林,認真查找問題,傾心傾力傾情給予幫助,這些問題慢慢得到了有效解決。后來,楊從彩在石斛種植的道路上走得順溜起來,趙菊潤仍然隔三岔五到山林里查看,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并幫助宣傳、聯系銷售。
像楊從彩一樣得到趙菊潤幫助的“斛農”很多。問及趙菊潤能否忙得過來,她表示:每一棵石斛都是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希望,我是一名“斛人”,但不能“糊涂”,再忙也要處理好手頭工作,盡量深入田間地頭,盡力幫助老百姓實現每一棵石斛都能變賣成兜里的真金白銀。
趙菊潤還帶領團隊圍繞石斛生產、加工過程中出現的操作復雜、效率低下等疑難問題,深入鉆研、集思廣益,五年來發明開發了石斛種植方法、害蟲誘殺容器、楓斗加工裝置、切片設備、石斛速溶粉制備方法等大量省工節本的技術和實用工具,申報國家專利20件,獲得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11項,并在全省多個石斛生產區及加工企業得到廣泛應用。2020年,趙菊潤帶領團隊研究的實用新型專利《一種紫皮石斛烘干機》《一種鐵皮石斛粉碎裝置》兩項專利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鐵皮石斛大健康產品研發》等項目順利實施;《國家蘭科野生植物資源專項補充調查》項目圓滿完成。
趙菊潤帶領團隊創建的林下栽培技術、床式有機栽培技術體系和龍陵縣石斛產業規范管理體系,在全國石斛大會上,被同行專家公認為“龍陵模式”,支撐龍陵縣石斛產業健康發展,幫助126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4400人成功實現脫貧摘帽。
五年來,趙菊潤先后受邀至云南各州縣及省外石斛主產區進行技術指導培訓76次,編印發放實用技術23.9萬冊,累計組織及主持培訓210期,培訓基層技術員、農民1.68萬人次。每年下鄉天數150天以上,直接走村入戶,開展技術培訓、指導農戶傳幫帶天數超過100天,足跡遍及云南省石斛主產區和龍陵所有鄉鎮和主要行政村,每年回復各地群眾、種植大戶和基層技術人員的技術咨詢電話均在200次以上,致力于將科技成果推廣到田間地頭致富鄉親。
2020年末,龍陵縣石斛凈栽培面積達1000萬平方米,從業農戶達12000多戶,實現石斛鮮條產量4000噸,農業產值5.6億元。其中,紫皮石斛產量占全國的70%以上、占全省的80%以上、占全市的90%以上。
破解技術難題,把好“科研關”
自進入龍陵縣石斛研究所工作之后,趙菊潤開始主持建設全國知名的“中國·龍陵石斛種質資源保護研究中心”,在云南省16個州(市)廣泛開展野生石斛及其他中藥材種質資源調查收集、DNA標記遺傳多樣性研究工作?!拔覀儼仙缴嫠?,連續數月在山林中采集樣本,大家不怕苦累,終于收集了野生中藥材資源1620份,野生石斛種206種,建立了規范的石斛種質基因庫,為云南石斛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種源基礎?!壁w菊潤回憶道。同時受國家瀕危辦委托,趙菊潤還組織開展了云南省石斛產量產值調查,掌握全省石斛基礎數據,整理形成石斛產業發展系統數據體系,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在組織開展好石斛種質資源及產業調查的同時,趙菊潤還帶領團隊,以身示范積極投身漫長而艱辛的石斛科研?;貞浺宦纷邅淼狞c點滴滴,參與石斛科研的廖勤昌這樣評價趙菊潤:“石斛科研的過程很長很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果,要沉得下性子、耐得住寂寞、經得起打磨,一般人很難堅持下來,但趙所長不放棄,帶領我們沉心探索研究,攻堅克難,成功選育出了11個優良品種和10個新品種,主持選育的石斛系列良種推廣種植面積達640萬平方米,成功破解了石斛長期種植種源退化的問題?!?/span>
通過廣泛調研、深入研究、試驗栽培,模擬野生石斛自然生長規律,趙菊潤還帶領團隊一起攻克了石斛林下栽培關鍵技術,破解了石斛林下栽培成活率低、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困難、產量低、長勢差、藥材質量不穩定等難題,創新集成活樹附植關鍵技術和專用種苗培育技術,撰寫各類技術材料200余萬字。在省內指導建立林下栽培基地52家、6250畝。2019年11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率專家組對龍陵林下紫皮石斛進行測產,畝產2.73萬元,得到了高度肯定,為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雙贏提供了技術保證,成功讓科技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
五年來,趙菊潤主持實施國家科技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省科技廳、省衛健委等國家、省級科技項目20項,累計爭取國家、省級科技項目資金2192萬元。依托項目實施,不斷挖掘、完善、創新集成產業技術,獲省、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各1項,完成的多項關鍵技術和原創性成果居國內領先水平。研發的《紫皮石斛種質創新與利用》《紫皮石斛仿生栽培關鍵技術與產品開發》成果在云南省石斛主產區得到廣泛推廣運用,已成為云南省石斛產業基地建設的主要推廣應用技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建以黃璐琦院士掛帥的國家中醫醫療隊專家組逆行武漢,趙菊潤積極與導師黃璐琦院士、中國中醫協會楊明志主任對接,開展石斛在新冠肺炎中的中醫配方研究及臨床應用、一線醫護人員預防應用。與龍陵縣石斛協會組織企業籌集500多萬元石斛產品捐贈到武漢、咸寧、保山提供給新冠肺炎患者、一線醫務人員、一線防疫人員服用,并進行服用情況隨訪記錄,有效發揮了石斛在滋陰潤肺中的作用,為提升我國中醫藥在醫療中的地位作用做出貢獻。
傾心石斛,花開有聲。這就是趙菊潤作為一名最美“石斛人”在石斛路上的匠心之作。
“感謝組織培養!感謝各級部門、領導、恩師、朋友們的關心幫助和指導!感謝團隊的共同努力!”面對榮譽,趙菊潤這樣滿懷感激之情而又堅定地說道,“在石斛產業發展的道路上,我將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珍惜榮譽,再接再厲,加倍努力,堅定前行,為鄉村振興貢獻專業技術人員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