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總是頂個草帽,穿雙草鞋,隨身攜帶著鋤頭、鐮刀、嫁接刀等各種農具,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收稻就收稻,哪塊地里的草長高了就鋤兩把......
楊善洲在大亮山林場
上世紀70年代楊善洲參加生產勞動
楊善洲在大亮山林場種樹
他說:“我與農民群眾一起勞動是了解基層、了解農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農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況最真實?!?/span>
上世紀70年代楊善洲在試驗田查看包谷長勢
他說:“群眾思變,群眾想富,我們能拖后腿嗎?如果想什么吃虧、烏紗帽之類的事,那絕不是共產黨員的干部?!?/span>
上世紀80年代初楊善洲視察潞江小??Х确N植情況
他說:“作為黨員,不能光想著自己、光想著錢、要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strong>
上世紀70年代楊善洲(右三)在樣板田查看小麥長勢
他說:“入黨時我們都向黨宣過誓,干革命要干到腳直眼閉,現在任務還沒有完成,我怎么能歇下來?如果說共產黨人有職業病,這個病就是‘自找苦吃’!”
1988年3月楊善洲退休后,又走進山光水枯的施甸縣大亮山,與15名職工一道開始了起早貪黑植樹造林的生活。
楊善洲趕馬往林場送樹苗
楊善洲為林場職工示范果木嫁接方法
22個寒暑過去,大亮山林場人工面積已達5.6萬畝,有人算過一筆賬:5.6萬畝就是1120萬棵樹,一棵樹按最低價30元算,價值3億多元。2009年4月,楊善洲將價值3億元的林場經營管理權無償交給國家。
楊善洲在林場
2010年9月30日、2010年11月1日,中共保山市委、中共云南省委先后作出了《關于開展向楊善洲學習的決定》。2011年1月3日,中央組織部追授楊善洲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并號召廣大黨員干部向楊善洲同志學習。2018年和2019年,楊善洲先后被授予“改革先鋒”“最美奮斗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