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一種可防可治的慢性病,我們在尊重、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同時,也要學會與艾和諧共處,保護自己不被艾滋病病毒感染。
艾滋病防治中關于“治”的三大焦點問題
艾滋病可以治療嗎?
答案是:可以的。
關鍵詞:雞尾酒療法
劃重點:艾滋病已經變成了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自艾滋病 “雞尾酒”療法面世以來,經過30多年的臨床運用和不斷改進,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可有效遏制艾滋病病毒的傳播,提高感染者的生命質量,使曾經叫囂一時的“世界瘟疫”而今已轉變成了“可防可治的慢性病”??萍嫉牧α孔屓藗冇袡C會來重新審視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活多久?
答案是:越早知曉自己的感染狀況,越早進行抗病毒治療,壽命越接近人均期望壽命。
關鍵詞:“及早治療可活天年”
劃重點:完全取決于能不能及早發現自己是否感染
各項研究表明,越早接受抗病毒治療,免疫功能恢復的越好,壽命越接近人均期望壽命。生命能延續多久,完全取決于能不能及早發現自己是否感染。如果到疾病晚期才發現,由于免疫功能破壞嚴重,加之合并機會性感染,再好的藥物都無力回天了。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正常生活嗎?
答案是:可以的。
關鍵詞:和平友好相伴終身
劃重點:在專業機構的指導下積極規范治療,可以正常生活、學習、工作
國家實施免費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政策,為所有感染者,提供免費抗病毒治療藥物。只要做到早檢測早治療,并在專業機構的指導下積極治療,按要求服藥及隨訪,可以與艾滋病病毒和諧共處,正常生活、學習、工作。
防艾做到這6條還需明辨“防”的誤區
大家都知道艾滋病病毒的三條傳播途徑:血液、性和母嬰傳播。我們只要日常生活中樹立安全意識并指導我們的行為,就可以有效預防艾滋病病毒的傳播了。
1、安全性行為:潔身自愛,避免多性伴行為,不涉足色情場所,堅持每次、全程、正確使用安全套。
2、患有性病者,要積極徹底治療,否則會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機會。
3、不要因好奇而嘗試吸毒,不要與他人共用針具。
4、生病時要到正規的診所、醫院求治。
5、不到醫療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單位或非正規私人診所、美容機構輸液、打針、手術、拔牙、針灸、紋身、紋眉和其他侵入性操作。
6、不與別人共用牙刷、剃須刀等有可能損傷皮膚黏膜的用具。
如果不慎發生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行為有什么補救措施嗎?
答案是:有
關鍵詞:及時服用抗病毒治療藥物
如果發生了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行為,目前是有補救措施的,即及時服用抗病毒藥物,越快越好,不超過72小時,保護效果在80%以上。目前在省艾滋病關愛中心、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及康德樂藥店均可以購買到阻斷藥。需要提醒的是服藥前需進行艾滋病檢測,如果已經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應直接尋求抗病毒治療服務,只有檢測結果為陰性才服用阻斷藥,連續服用28天,并遵醫囑進行隨訪。
但因為藥物的阻斷效果不是100%,且要花費一定費用,少部分人可能還會發生一些毒副反應,還是建議大家采取上面6條措施避免感染。
此外艾滋病預防中很多誤區需要分辨
1.日常生活接觸不會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弱,離開人體后很快失活,日常生活接觸不會傳播艾滋病病毒。
故艾滋病不會經馬桶圈、電話機、餐飲具、臥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設施傳播;咳嗽和打噴嚏不傳播艾滋病。
2.蚊蟲叮咬不會感染艾滋病
原因:1.艾滋病病毒在蚊蟲體內不能存活;2.蚊蟲口器上的病毒數量不足導致感染;3.從艾滋病流行到現在,沒有發現因蚊蟲叮咬而感染的病例。
3.加熱處理或普通的消毒劑就可以殺死它
艾滋病病毒對熱和消毒劑敏感,煮沸消毒或普通的消毒劑等都可以殺死它。相比起其他病毒類生物的存活能力,艾滋病病毒可算不上厲害喲!
艾滋病如何“檢”?
如果您發生了不安全性行為,使用了不潔針具,就存在暴露于艾滋病病毒(HIV)的風險。目前,檢測方法有三種。
1.血液檢測:大家可以就近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院、鄉鎮衛生院等機構,請醫生開具艾滋病檢測化驗單,進行抽血檢測,即可很快知道自己的感染狀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檢測是免費的。無論您到何種機構檢測,工作人員都會對您的結果進行嚴格保密的。
2.唾液(口腔黏膜滲出液)檢測:不愿意采血的小伙伴們可以采用唾液試劑自行檢測,只要按試劑盒說明采集口腔黏膜滲出液,操作簡便,無痛苦,自己在家即可檢測,20分鐘即可出結果,準確率95%以上。
3.尿液檢測:如果你是在校大學生,還可以在校園的自動售賣機里購買尿液檢測服務包。根據說明書自行采集尿液,將密封好的尿樣收集器放回校園內的樣本收集箱,3-5個工作日后登陸互聯網平臺(www.renaijiance.com),輸入留存好的條碼編號即可查詢HIV抗體的檢測結果,全程匿名安全。
但是,以上幾種方法都是初篩檢測方法,如果結果是陽性,需要進一步到專業機構進行確證。
艾滋病防治重在提高預防意識,堅持安全性行為、不與他人共用針具,即可避免暴露和感染。一旦發生暴露(粘膜或破損皮膚接觸到他人的新鮮血液或體液),應主動到醫療機構進行暴露后預防性服藥和咨詢,定期檢測,及時掌握自身感染狀況。若不慎感染,及早規范治療,避免發病和死亡。